88858cc永利官网应用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现有正式党员8名,预备党员1名,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实干的年轻队伍。工作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立足学校与学院“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在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应化系教师党支部实际的工作方案,切实将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强-教学新-课程优-团队精-有特色”的工作室,为化学一流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源动力。
常抓不懈,坚决筑牢思想之基
坚持学而知,知而思,思而行。坚持开展双周组织生活和单周政治学习制度,以筑牢思想之基。通过师德师风典型警示案例与优秀先进模范党员事迹的学习,让工作室成员锁定学习榜样以及明确红线。及时通过集中学习或自学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教育厅以及学校各部门制定的文件与规章制度,确保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主动应变。2023年5月30日,工作室前往汉源县“百里果蔬长廊”,开展“主题教育正当时,凝心聚力谋新篇”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汉源县同心村“万亩樱桃”、三强村“花海果乡”等田园景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初心不忘,恪守基础课教学本职
恪守本职,躬耕基础课教学工作。工作室不忘初心,全员坚守在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一线,近三年完成两校区农学、林学、动医等35个专业共22,381学时的《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实验》基础课课程教学工作。工作室党员牵头,把握“双万计划”契机,依托原有省级精品课程基础,相继开发了具有自主版权的3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醇酚醛酮性质实验》《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乙酰苯胺的合成及表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院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结合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中国大学慕课资源,在《有机化学实验》覆盖专业全面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混合式教学课程2门,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
支部系室联动,深耕有机教研实践
常教常新,支部系室全员教研。工作室成员定期参加农业高校基础理学学科研讨会,学习一流农业院校理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经验,并将其转化应用于工作室建设实践。实现两校区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研讨常态化,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探索与研究。持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兴趣培养-思维开发-自主协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创新型新农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工作室依托省级教改项目,在高等化学教育权威期刊《大学化学》等发表教改论文3篇。工作室教师新编《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等规划教材4部,获88858cc永利官网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校外校内协同,搭建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拓展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立足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需要,依托国-省-校级竞赛项目和各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以实践创新为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工作室成员每年指导约100余生次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竞赛,近5年累计有109人次获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本科生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工作室成员引领示范,带动教师全员投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工作室成员与应化专业学习困难学生一一结对,实施困难学生帮扶行动。应化专业首届毕业生王德辉于2020年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封面论文,现任电子科大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应化专业就业率已逐年上升至96.6%,升学率上升至36.44%。2023年应化2019级02班小班升学率突破62.5%。
精准引优,思想铸魂,充分发挥人才动能
引优赋能,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目标,遵循“党建引领,按需引进,分段培育,思想铸魂”的原则开展师资引育与团队建设工作。以化学专业课程为载体,吸纳不同学科背景的优质师资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团队。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近年新进优质党员师资4人,其中优秀人才及以上层次2人。现组建有机化学教学团队1个,绿色农药创新合成团队1个,新型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的创制与应用团队1个,筹建生物合成化学团队1个,为工作室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三年,工作室新获批立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25篇,CSCD论文3篇,授权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入选专业建设支持计划15人次。
应用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托“三会一课”制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团结党员和非党员教师,不忘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初心,践行“兴趣培养-思维开发-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推进一流课程内涵式建设,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强化专业应用特色,助力化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现已逐步成为“党建强-教学新-课程优-团队精-有特色”的工作室。